4 观点 告 2018 :(0531) 10 22 Email:zxz@dz 育应有的底paper.dz ·...

1
过关退……访1018生丧线 的底线仅仅过关远远便意义个高才不使 育应有的底线机会淘汰淘汰淘汰”。 稿》。 稿1018拥有如人而对诿使的倒使导的18002.47亿7.2%43%人认退用于游”。 怀(/ / ) 件检1700 ”。“”“几家10 18 ”“”“用雨—— 9 19 10 18 仅仅1667 1729 原则关管以异使”“地登力量”。 。《实施使以引线仿诉讼可考实施别保10 (11 18意义拥有专注方法方法使将教 线解教改革的当201810 22 :(0531) 85193326 Email:[email protected] 4 广育应有 的底 线

Transcript of 4 观点 告 2018 :(0531) 10 22 Email:zxz@dz 育应有的底paper.dz ·...

Page 1: 4 观点 告 2018 :(0531) 10 22 Email:zxz@dz 育应有的底paper.dz · 线”而不断加码。缓解教育焦虑,首先要解决好公 众认识问题。要从常识教育和共识培育入手,营造

学分不达标,本科变专科;考试不过关,有可能退学、留级……近日,多所高校一改“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对学生念起“紧箍咒”,“严进严出”正在成为一些高校的普遍做法。整治学风严把“出口”,体现了高校从严治校、提升办学质量的决心。多名受访者认为,“严进严出”的同时,更应提升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差异化精准管理。(10月18日新华网)

高分入名校,最终本科变专科,很大原因是因为高校环境相对宽松,让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动力,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能按时按规定获得学分,从当初的“学霸”彻底沦为“学渣”无法毕业。很明显,高校为学生毕业设置“出口”限制底线很有必要,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无论曾经如何优秀的学生,都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惰性,有了起码的底线,才可能给学生一道“紧箍咒”,倒逼端正学习态度,慎重对待学业,不辜负家庭的期望。

然而,仅仅以考试不过关作为高校“严进严出”的标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六十分万岁”是多年来高校学生对待学业的一个缩影,不难看出高校对学生学业质量把关的松软,甚至一些高校为了照顾颜面,一些考试考前划重点、开卷考试;为了不影响“毕业率”,还实行“清考”制度:在临近毕业前,学校会统

一安排一次对未及格学生的补考,只要清考能过,毕业证、学位证照拿。即便如此,仍有一些高校学生过不了关,毕不了业。如此语境下,高校收缩“出口”,更大的意义恐怕还在于对疲沓学风的止血与纠偏,发挥震慑作用。

严格来说,高校“严进严出”应当是以教学质量为核心,毕竟高校的任务是教育和培养人才,即把学生培养成专业过硬、富于进取、精益求精的高素质人才。从严要求,严进严出,让每个高校毕业生都是经过品质检验的“优质产品”,只有如此,才不负教育使命,不负社会期待,更是对学生负责。“严进严出”是人才教育应有的底线,是高等教育制度与高校管理的标配。

所谓的“严出”应当体现这些内涵:其一应建立完善课业评价质量标准体系,科学设计考试、考察,

确立刚性的尺度,让每一个学分都有含金量;其二应规范课业考试评价的机制,“严出”先“严考”,防止补考机会滥用、考试考察“放水”降难度,维护课业评价质量标准严肃性,保证教育质量;其三应建立完善学生专业素养综合评价标准体系,对学生所有的课业进行科学、精准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学业学习服从教育质量要求,破除“及格万岁”的观念惯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挂科淘汰”和综合评价淘汰机制,从而确立严格的“严出”制度。

当然,大学“严进严出”根本的目的还是规范教育管理,倒逼和激励学生学习成才,在从严约束的同时,一方面还应注重改进和规范大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吸引力,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则应打通淘汰流转渠道,探索更加灵活的转学、分流培养体系,让“严出”不只是“逐出了之”。

日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组织起草了《山东省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物业服务企业违约无法提供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开发商征得半数以上业主同意,可解聘原物业服务企业。(10月18日《齐鲁晚报》)

业主拥有对物业公司的“解聘权”,是现实的需要。近年来,不少小区物业管理不如人意。比如,因为管理不到位,无论卫生、治安,都有着诸多的问题。不少小区存在物业、业主关系僵化甚至引发冲突的局面。业主们付了物业费,未必能享受到物有所值的服务。小区的“脏、乱、差”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城市的整体文明水平。

显然,与业主相比,物业公司一般处于强势的地位,不少物业公司一方面节省管理成本,一方面降低服务标准,这当然都要由业主买单,而对于业主的投诉,物业公司或爱理不理,或推诿扯皮,业主却并无制约的办法,这也使得物业管理的质量更差,陷入恶性循环。

在这种背景下,业主的“解聘权”对提高物业管理显然是一个有效的倒逼。当然,确保业主有效地行使监督物业、维护业主权益的职权,业委会首先应该健全组织架构,并有一定的经费支持,这需要有关方面发挥引导和主导的作用,把物业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

现在城市里,帮上班族带孩子的老人越来越多。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占全国2 .47亿流动人口的7 .2%,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

老人带孩子,大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老人们本可把自己的退休时光用于游玩,却因为孙辈受到束缚,这也是一种“啃老”。但也有人表示,老人帮带孩子与中国传统观念有关,是多年的文化、

思想背景所致。再加上现在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上班族让父母带孩子也出于一种无奈,而且很多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轻松些,过得好一些,也愿意去承担带孩子这件事。老人带孩子累是累,但谈不上“啃老”,而且在带孩子过程中也享受了天伦之乐,当然,子女需要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为自己为家庭付出的父母。

(文/大众日报客户端 漫画/张建辉)

你以为“协和医院”指的就是北京协和医院?记者通过第三方软件检索发现,全国竟有1700多家“协和医院”。“同济”“华山”等知名医院,同样长期遭遇“傍名牌”困扰:正牌就几家,但全国不认识的“亲戚”却有成百上千。(10月18日新华网)

光看名字,“协和”“同济”等知名医院的“分支”“合作伙伴”或“亲戚”已经遍天下,用雨后春笋般的速度来形容这些医院的“发展”再贴切不过——— 仅以协和为例,记者检索发现,从9月19日至10月18日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协和医院”的检索结果就从1667家飙升至1729家。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北京协和医院只在北京有两个院区,另外,也只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协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与“协和”有历史渊源,其余的“协和”与“北京协和”没有任何关系。

目前,企业登记部门对企业名称实行分级登记管理的原则,如果一家地方企业的名称中的字号没有被注册为商标,那么,其他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的企业可以异地使用其字号名称,这也是目前全国各地众多以“协和”“同济”等为字号的医院名称获得本地登记机关注册的主要原因。显然,很多医院刻意利用了这一规则,对此,被“傍名”的医院非常无奈,也误导了患者。记者调查发现,河北定州协和医院就在门诊大厅高调标识自己是“全国协和

品牌连锁医院”,贴在大厅墙上的一张全国示意地图上,北京协和、定州协和都成了“协和系”,地图最上方,硕大的字写着“相信品牌的力量”。

在这样的包装下,受害的是患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行为或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一些医院的“傍名牌”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底线,构成了仿冒行为,侵犯了患者的合法权益,也妨碍了公平竞争,扰乱了医疗市场秩序,损害了被“傍名”医院的信誉。

医院“傍名牌”是“病”,得治。相关知名的“老字号”医院应该增强主动维权意识,对“老字号”积极申请商标注册,提升防御保护等级。如果发现其它医院的“傍名牌”行为,通过举报、诉讼等途径进行维权。市场监管、医疗监管等部门需加强对医院“傍名牌”行为的关注,像打击其它普通“傍名牌”行为那样,打击整治医院“傍名牌”行为,保护知名医院的权益。企业登记部门也应对企业名称登记规则进行反思,结合知名医院的品牌保护需求,针对医院“傍名牌”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完善企业名称登记规则,可考虑对知名医院的名称、字号等实施特别保护,从源头遏制医院“傍名牌”行为。

近日,有网友发现,不少网络二手商品商城中,来自高考学霸的“学霸笔记”热销。有网络商城表示,过去一年中,该商城上有超过10万本“学霸笔记”流通,北京是“学霸笔记”的主要流出地。(11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学霸笔记”网络热销,近年来已成为一景。尽管有专家学者提出“意义不大”的劝导,以及“个体差异”的常识普及,但依然挡不住需求方的热情。

“学霸笔记”热销,暴露了家长们躁动不安的焦虑,以及这种情绪支配下的自我安慰。

其实,每一个学霸的产生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学霸的共同点,是都拥有专注的学习力,但与此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技巧甚至过程都不一样,在对笔记的理解和使用上也就难以兼容。甲学生的学习笔记,乙学生未必看得懂。如果“拿来主义”缺少过程积累,造成理解缺失,则无以起到参考和辅导作用。

“学霸迷信”催生了状元经济的火热,也将教育焦虑放大到极致。比如,尽管彼此都意识到补课可能加重了学习负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但谁都不愿意先做“第一个下车者”,反倒因“不输在起跑线”而不断加码。缓解教育焦虑,首先要解决好公众认识问题。要从常识教育和共识培育入手,营造良好而宽松的环境,这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 漫 画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责任编辑 周学泽

电话:(0531)85193326 Email:[email protected]观点4 广告

“严进严出”是人才教育应有的底线□ 房清江

医院“傍名牌”的“病”该治□ 李英锋

业主可解聘物业

这条新规立得好□ 钱夙伟

“学霸笔记”热销

体现家长教育焦虑□ 刘 伟